咨询热线

13701760200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液氮罐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
液氮罐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
更新时间:2025-08-2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液氮罐作为储存和运输液氮的专用设备,因其低温特性(液氮沸点为 - 196℃),在使用过程中若操作不当,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,还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冻伤、窒息等安全风险。为确保液氮罐安全、高效运行,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,需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。
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工作

在正式使用液氮罐前,充分的准备是安全操作的基础,主要涵盖设备检查、环境准备与个人防护三个核心环节。

(一)设备检查

首先需检查液氮罐的外观状态,查看外壳是否存在凹陷、变形、裂纹等损伤,若有明显损坏,严禁使用,以防罐内压力异常引发泄漏。其次,检查真空塞(保温塞)是否完好,密封是否严密,若真空塞老化、破损或密封不严,会导致液氮挥发速度加快,降低保温效果,同时可能影响罐内压力平衡。此外,对于带有压力表、安全阀等附件的液氮罐,需确认仪表指针灵敏、读数准确,安全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确保其能在罐内压力超标时及时泄压,避免安全事故。

(二)环境准备

液氮罐应放置在通风良好、干燥、阴凉且远离火源、热源(如暖气、炉灶、阳光直射处)的场所,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加速液氮挥发。同时,放置地点需平整、坚实,防止罐体倾倒。周围不得堆放易燃、易爆物品以及腐蚀性化学物质,防止因意外泄漏引发火灾、爆炸或设备腐蚀。此外,操作区域应预留足够的空间,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加料、取样等操作,且需在明显位置张贴 “低温危险"“严禁烟火" 等警示标识,提醒无关人员禁止靠近。

(三)个人防护

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专用的低温防护装备,这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关键。具体包括:穿戴防寒手套(需选用耐低温的丁腈橡胶或皮革材质,严禁使用棉质手套,因其遇液氮易结冰变硬,失去防护作用且可能粘在皮肤上造成冻伤)、防低温围裙、护目镜或面罩,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液氮飞溅,还需穿戴防低温靴。穿戴防护装备前,需检查其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、漏洞,确保防护效果。

二、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范

在液氮罐的使用过程中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安全问题,主要涉及液氮的充装、取用以及罐体的维护等方面。

(一)液氮的充装

充装液氮前,需先将液氮罐内的残留气体缓慢排出,避免罐内压力过高。充装时,应使用专用的液氮充装设备,且充装速度不宜过快,防止液氮飞溅造成冻伤,同时避免因剧烈冲击导致罐体损坏。充装量需严格控制,一般不得超过罐体总容积的 90%,若充装过多,在液氮挥发过程中,罐内压力会急剧升高,可能导致安全阀起跳,甚至引发罐体爆裂;若充装过少,则会降低液氮的储存效率,增加使用成本。充装过程中,操作人员应站在充装口的侧面,严禁正对充装口,防止液氮飞溅伤人。

(二)液氮的取用

取用液氮时,应使用专用的低温工具(如铜制或不锈钢制的勺子、镊子等),严禁使用普通玻璃器皿或塑料制品,因其在低温下易脆裂,导致液氮泄漏。取用过程中,动作应缓慢、轻柔,避免工具与罐体发生剧烈碰撞。每次取用液氮后,应及时关闭液氮罐的阀门或盖上真空塞,减少液氮挥发。同时,严禁将任何物品(如工具、样品等)遗留在液氮罐内,防止物品冻结在罐壁上,影响罐体的正常使用,甚至损坏罐体。

(三)罐体的维护

在使用过程中,需定期检查液氮罐的保温性能,若发现液氮挥发速度明显加快(如短期内罐内液氮液位大幅下降),应及时检查真空塞是否密封严密、罐体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,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。同时,需保持罐体外部的清洁干燥,避免油污、水渍等附着在罐体上,防止罐体腐蚀。严禁用硬物撞击、敲打罐体,也不得将罐体倒置或倾斜放置,以免损坏罐体的结构,影响其安全性能。

三、使用后的处理措施

液氮罐使用完毕后,需进行妥善的处理,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,同时避免对环境和设备造成影响,主要包括剩余液氮的处理、罐体的清洁以及设备的存放等内容。

(一)剩余液氮的处理

若液氮罐内仍有剩余液氮,且短期内不再使用,应将剩余液氮缓慢、安全地排出。排放时,需选择空旷、通风良好且无人员、易燃物品的场所,缓慢打开阀门,让液氮自然挥发,严禁将剩余液氮直接倾倒在地面上,尤其是在室内或密闭空间内,液氮挥发产生的氮气会占据空间,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,可能引发人员窒息。排放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保持安全距离,且不得离开现场,直至液氮排放完毕。

(二)罐体的清洁

液氮排放完毕后,需对液氮罐进行清洁。清洁前,需确保罐体已恢复至常温,严禁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清洁操作,防止操作人员冻伤。清洁时,可用干净的软布蘸取适量的中性清洁剂(如肥皂水)轻轻擦拭罐体外部,去除表面的污渍、油污等,然后用清水将罐体外部冲洗干净,最后用干布擦干。对于罐体内部,若有少量残留的杂质或冰霜,可待罐体常温后,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其吹净,严禁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罐体内部,防止罐体内部生锈或损坏保温层。

(三)设备的存放

清洁后的液氮罐应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阴凉的场所,避免阳光直射、雨淋以及靠近热源、火源。存放时,需将真空塞盖好,防止灰尘、杂物进入罐体内部。同时,需定期对存放的液氮罐进行检查,查看罐体是否存在损坏、真空塞是否完好等情况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。若液氮罐长期不使用,应将罐体内部擦拭干净并保持干燥,且需定期进行真空度检测,防止真空度下降影响其保温性能。

四、应急处理措施

尽管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注意事项,但仍可能出现意外情况,如液氮泄漏、人员冻伤等,因此需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措施,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、有效地进行处理,降低事故损失。

(一)液氮泄漏处理

若发现液氮泄漏,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,迅速撤离泄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,并关闭液氮罐的阀门(若阀门未损坏)。同时,打开泄漏区域的门窗,加强通风,加速氮气的扩散,避免因氮气浓度过高导致人员窒息。严禁在泄漏区域内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(如开关灯、打电话等),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。若泄漏量较大,无法自行处理,应立即急救电话(如 119、120),并联系专业的液氮罐维修人员进行处理,在等待救援过程中,需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志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
(二)人员冻伤处理

若操作人员不慎发生冻伤,应立即停止操作,迅速将受伤部位转移至温暖、干燥的环境中,避免继续暴露在低温环境下。对于轻微冻伤(如皮肤发红、疼痛),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 37℃-40℃的温水中(水温不宜过高,以免加重损伤),浸泡时间一般为 15-30 分钟,直至皮肤颜色恢复正常、疼痛缓解。浸泡过程中,严禁揉搓受伤部位,也不得使用火烤、热敷等方式加热,防止损伤皮肤组织。对于严重冻伤(如皮肤出现水泡、发黑、失去知觉等),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,在送往医院途中,需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,避免受到二次损伤。

(三)人员窒息处理

若因液氮挥发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,引发人员窒息,应立即将窒息人员转移至空气新鲜、通风良好的场所,解开其衣领、腰带等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窒息人员失去意识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(CPR),并同时120 急救电话,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救援。在救援过程中,需确保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,避免因进入缺氧环境而发生二次事故。
总之,液氮罐的使用涉及低温、高压等危险因素,操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,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,从使用前的准备、使用中的操作到使用后的处理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。只有规范操作、加强维护、做好应急处理,才能确保液氮罐的安全、稳定运行,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。


联系方式

邮箱:chenqihua@newlifeinstrument.com
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经济开发区置业路111号3号楼1楼东侧

咨询热线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7622号-3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